云南网,我的“大阅览室”
2018-04-28 21:53:18   来源:云南网
分享至:

记得十年前云南网创办时,办公地点主要设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原报刊阅览室大厅内,之前我作为集团员工,常来这里看各种报纸杂志。阅览室搬走并大幅缩小空间后,我一时有点失落,但也明白,在网络时代,纸媒的读者日益减少,这个报刊阅览室的利用率并不高,将其转型为云南网,其实是打造了一个世界看云南、云南看世界的“大阅览室”,可喜可贺。

不久后,我在云南网金碧坊社区注册,把发表在《春城晚报》和《云南日报》上的评论文章转到金碧坊个人日志或专栏中,开始了与云南网互动的情缘。

2016年上线的云南网彩云网评,致力于打造有温度、有广度、有内涵、接地气的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全媒体评论平台,我也有幸成为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,特别怀念彩云网评创立不久时那种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锐气,编辑一再鼓励作者写活泼一点,可使用一些网络语,不要太呆板。我写过一些与官样文章拉开距离的评论作品并得以采用,心中颇有些小确幸。

非常感谢彩云网评的历任编辑,为我提供了一个在基本规范下追求个性表达的平台。彩云网评现已成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产出评论产品的主阵地,作者队伍不断壮大,每逢编辑在微信上约稿,都出现应者云集的盛况。但遗憾的是,我已有数月没有在这个空间冒泡了,这有多种原因,其中之一是已接近退休,手脚不太灵活,无力像挤公共汽车一样抢选题,常怀着佛系的心态站在一边让别人先上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,在新时代,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党风、政风、社风大有好转,从前看不惯的事物减少了许多,心平气和之下,也就少了评论的冲动。同时,新时代面临新矛盾、新课题,我担心在对许多新事物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前,所发的议论会不痛不痒、浅尝辄止,所以近来一直在“大阅览室”观望、学习着。

在与同仁交流中发现,不少评论作者都面临写什么,如何写的困惑。经过多年的评论写作后,初入江湖的激情会逐渐消退,许多评论选题年年相似,问题年年雷同,很难写出新意。而在一些评论平台里,解放思想的自由空间缩小,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微弱,敲锣打鼓、隔靴搔痒的声音高扬,让一部分时评写手会产业职业疲劳和厌倦,对于没兴趣的题材,能不写就不写。但也有不少时评写手“为了生活”,像鼓满风的帆,保持着日产一篇或多篇的态势,不怕发表不了。因为,毕竟还有评论平台有一定量的稿件需要吞吐,并且对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。恕我直言,近期的网评空间就存在类似问题,有时每天发七八篇稿件,虽不乏佳作,但其中一些文章含水量过多,大量文字不过是对新闻材料的复述,自己的观点就那么几句,而且多为地球人皆知的大道理。还有不少评论选题过于高大上,贴近领导有余而贴近百姓不足,与网评的定位不相吻合。

如何真正做大做强网络评论平台,摆脱萎缩或虚假繁荣状况?窃以为,应在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方面多着力,树立质量为王、厚积薄发的导向,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,从片面高速增长转入保持适当增长速度,坚持宁缺毋滥,不必追求表面的高产和轰轰烈烈。做到既聚焦热点又关注冷点,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。多些言之有物、个性张扬的率真之言,削减绕山绕水、套话连篇的油滑之作。

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: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”这可作为评论队伍的工作指南。许多时评作者依靠记者的采访调查得出结论,这固然没错,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。许多情况下,记者的采访结果未必能反映事件的全貌,时评作者如果总依靠二手材料发议论,难免人云亦云、空泛浅显。只有尽可能多地深入实际,主动接地气、查社情、听民声,在基本规范下追求个性表达,才能不断给笔下注入鲜活之气。在此,还希望云南网组织本土作者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,比如对垃圾分类、共享单车停放、河道污染情况进行观察、追踪。昆明信息港彩龙论坛就与网友共同开展过许多社会调查活动,云南网应有条件做得更好。

近年来,我有幸与云南网的记者一道参与全媒体平台走基层的采访报道,并产出数篇“调查式”评论。愿今后的云南网大兴调查研究、知行合一、求真务实之风,增强“大阅览室”的吸引力。(作者 易晖)

责任编辑: 张正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关注云南网微信
关注云南日报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