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彝州60年丨木柴·煤炭·电器
2018-04-09 17:02:11   来源:云南楚雄网
分享至: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,“集体食堂”解散后,在楚雄市鹿城镇城区悄然出现了一股砍柴热,砍柴山就位于龙川江北面的老鹰窝后山及百花箐一带。

那年头,由于连续的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,楚雄城区居民的生活很是困难,虽说粮、油、肉凭证、凭票供应有保障,但多数家庭买不起木炭生火做饭,有道是“人是铁饭是钢,不吃一顿心发慌”,遂出现了这股砍柴热。孩子多的人家一到周日或寒暑假几乎都要去砍烧柴。或三五成群,或十来个一伙,带上绳索、砍刀还有干饭团就砍柴去了。说是砍柴,倒不如说捡枯枝落叶、松球更确切。运气好的,碰到干树时候特别高兴,但因力气不足,砍刀又钝,直径不过一二十公分的树干都砍不断,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也无济于事,无奈之下只好弃而不砍。当地人见到这些城里的娃娃又好笑、又惊奇。根本就不当回事,但也不为难这些“客人”。

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个人,除了大哥已经参加工作外,经常去的不下三人,去一趟的收获够烧两三天。到了一九六三年,县里成立了煤炭公司,大力推广生活用煤,并在米市街居委会左侧一间公房内设点卖煤。卖的是吕合煤。这种煤含硫高,燃着后煤烟着实呛人,有的人闻到硫黄气味还会过敏难受。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。这时砍柴热开始降温了,随着时间的推移,城里人延续了几千年生火做饭用木炭的历史似乎就要结束了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煤炭公司新建了蜂窝煤厂,以三街的无烟煤为原料添加少许比例的茉香土制成。比起用大块、小块的褐煤来有了进步。后来滇西片的漫湾等水电站相续建成输电后,从此改变了楚雄历来贫电的状况。市场上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家用电器:电饭煲、电炒锅、电冰箱、电茶壶等等,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。楚雄进入了电力、电器化新时代。

进入八十年代,燃气的使用突飞猛进,煤建公司改名“燃气公司”,罐装气、管道供气更加方便,用户只需要依规操作绝对安全,清洁能源使城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又上了新台阶。

木炭、煤炭、电力、燃气链的盛衰演变无疑是自治州建州六十年来不断发展,不断进步的又一个缩影。

车珍

责任编辑: 毕芃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关注云南网微信
关注云南日报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