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辉煌六十年丨青山遮不住 绿水映彝乡
2018-04-09 16:48:29   来源:云南楚雄网
分享至:

60年来,楚雄州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育林护林,发展林业产业,改善生态环境,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天蓝水清城绿乡美,不断惠泽民生。

仰首是蓝天,俯身有碧水,推窗见绿荫。如今的彝乡楚雄,美的通透,美的淋漓尽致。

金秋的哀牢山 王悦滇摄

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

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、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至2017年,全州累计完成造林2600.35万亩。森林覆盖率从建州时的36.93%增加到66.06%;森林面积从建州时全省第12位,跃居全省第2位;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,至2017年,全州共造样板林1700多片、面积200多万亩;完成公路沿线可视范围面山绿化优化28万亩,交通绿化3381公里。3个县市被授予“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、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(镇)、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(市)”称号,2个村被授予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称号。1981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,全州共建自然保护区17个,面积284.65万亩,占全州国土面积6.47%。

采摘新茶 倪承伟摄

林业产业日益发展壮大

60年来,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1000多万立方米。林业产业实现由以木材产业为主向以非木材产业为主转变。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、以木材采伐及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业,以松香为主的林产化工产业等初步形成。2017年,林企工业产值达71.85亿元,利润3.3亿元,荣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“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”。至2017年,全州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776万亩、实施野生食用菌保育160万亩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289.92万亩;兴建农户沼气池19.57万口、节能灶46.25万眼、太阳热水器15.94万户;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1024名。2017年全州林业生态值达156.50亿元,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3170元。

山川秀美 杨 健摄

林业改革不断全面深化

2000年至2007年,完成54户森工企业改革,全州2989名职工从伐木工人转变成森林管护人;2007年至2010年,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,全州2901万亩集体林,确权到户2868万亩,确权率达99.8%,被省委、省政府考评为一等奖。至2017年末,全州林地抵押4442宗、面积80.1万亩,抵押贷款15.1亿元;林权流转面积122.53万亩、流转金额5.96亿元。通过改革,重塑了林农的主体地位,增强了林农靠山致富的信心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,实现了全州26个国有林场管理职能向公益性管理的转变。

晨曦中的化佛山 黑兴友摄

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

《森林法》《楚雄州林地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执行,保护森林资源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。全州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发展。至2017年,全州建成指挥中心11个、扑火专业队129支3117人,半专业队457支10716人,建成防火通道1418公里、隔离带627公里,防火专用车245辆,野外视频监控点472个、瞭望台38座,建成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挥系统、巡山护林员定位系统、数字通讯系统、野外应急通信和视频监控系统,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逐步向专业化、信息化、现代化迈进,全州森林火灾大幅下降,森林防火工作多次被国家和省表彰为先进集体。

白竹山风光 朱 莹摄

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

截至目前,州林业局和全州10县市,103个林业站共建立林业技术服务机构183个、专家工作站3个、科技创新团队1个、技术研发中心1个,有专业技术人员910人。至2017年底,全州林业系统共实施国家、省、州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48项,获省、州科技成果奖134项。楚雄市、南华县、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“中国核桃之乡”,“大姚核桃”商标被认定为全国“驰名商标”;“楚雄牛肝菌”、“南华松茸”被推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;南华县被授予“野生菌王国”称号;我州独有的“紫宝”、“灵峰”、“咪依噜”等茶花珍品驰名中外。

记者 马银彬

责任编辑: 毕芃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关注云南网微信
关注云南日报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