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非遗产品这样“活起来”
2018-02-27 17:03:37   来源:云南网
分享至:

独具特色的黑陶工艺品

近年来,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然而,一些传统手工艺术类的非遗项目在被看好的同时,其产品在推向市场过程中却频遭冷遇。

如何让非遗产品走出博物馆,重获生机与活力?云南省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关系,通过引进文化公司以市场化运作,以平台促创新,增强产品实用性等举措,为破解非遗保护与传承这一难题找到新路。

生存之惑:非遗产品叫好不叫座

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“文化与自然遗产日”,当日,云南省2017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—“中国(昆明)官渡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”系列活动在昆明官渡古镇正式启动。展览上汇集了全国100项手工技艺代表性项目,其中省外的项目70个,云南的项目30个。在为期3天的展览中吸引了中外游客近万人参观,然而热闹之后却是众多传统产品遭冷遇。

非遗产品缘何叫好不叫座?在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有限公司(百工坊)董事长王宝生看来,一门技艺生存得好不好,从市场就能直接反映出来。“现在陶艺、玉雕、斑铜的市场还可以,但泥人、剪纸、披毡、石雕等项目就不那么乐观,相关产品在三天的展览中,销量几乎为零。不少非遗项目的产品仅具观赏价值,缺乏实用性,买回去只能当摆设。”

相关数据显示,不管是省外还是省内的产品,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产品及实用性强的产品备受青睐,而一些纯手工的产品,虽然精美独特,但缺乏实用性,因此看热闹的人多,购买的少,非遗的生存成了最现实的问题。据悉,在本次展览上近三分之二的展品市场效益低,面临“生存困难、后继无人”的局面。

发展之路:莫拒“产业市场化”

近年来,云南省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,非遗项目的发展环境大为改善,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深闺,目前云南省已经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至450项,州市级遗产超过1000项,形成了完整的保护名录体系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非遗项目产品的生存遇到困境。

如何让非遗不仅仅生存在博物馆里,而是以鲜活的状态走向市场,被更多人认知并接受?王宝生认为,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,创新开发是最好路径,接轨市场是最好的传承。

“很多非遗项目正面临失传和难以为继的危险,如果能将这些非遗艺术特别是手工艺品打造成产品,被市场接纳后,既能反哺艺人,也能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。”王宝生说,目前非遗传承常见的是依靠传承人个人魅力发展的模式,这种模式虽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原汁原味,但要把产业做大并使之具有可持续性,难度很大,因此必须走市场化之路,通过重新组合创新,让其重焕生机。

3年前,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引进“百工坊”以市场运作方式对我省一些非遗项目进行保护、开发。公司通过建立保护基地、培养传承人,组织非遗产品创新开发。去年该公司已有24项专利产品,其中有9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推向市场受到欢迎,其中一项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达百余万元。在联展上,“百工坊”推出了20项产品,开展当天紫陶、黑陶产品便销售过万元。

这是公司探索“非遗+市场+双创”的融合发展闯出的路径。在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,体现了非遗传承与时俱进的态势。公司新型实用陶制品、斑铜、鲜花饼系列产品在继承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,又开辟了多元化市场。

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毛敏认为,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,似乎只有通过家族继承、师徒传授、手工制作、家庭作坊的非遗产品才最为纯正。但文化遗产也需要注入新力量,只有稳定的市场需求,遗产才会代代相传。“百工坊”将非遗项目产品推入市场,市场的认可度越高,销量越好,它就越具有生存发展动力,“以产养遗”是一条可行的路子。

传承之道:创新是关键

“我们保护的并不是产品,而是技艺、手艺。比如这个倒水造型的黑陶茶壶香烛台过去卖400元无人问津,现在经过公司的创新,它能卖到650元,订单不断。”昆明官渡螺蜂村窑制陶传承人周富春介绍道,3年前,螺蜂村的黑陶面临生存危机——既无传承人也没市场需求。滇艺公司依托“官渡螺蜂村窑制陶技艺”代表性非遗项目,研发具有新功能的陶器,填补了国内陶器功能的空白,并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。

王宝生认为,公司的产品采用原先的技艺,经过创新后实用性大大提高,能被更多的人接受,这是让非遗产品“复活”的最好办法。过去一直认为非遗市场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与旅游景点对接,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,虽然能有一部分产品售出,但盈利不多,一些非遗传承人只能固守清贫,从长远看这并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。

昆明市博物馆原馆长叶先生表示,“通过重新开发利用,让非遗产品更实用,更有新意,它就能实现增值。这种通过创新让非遗产品活起来的例子很多,云南省内彝绣和滇艺的陶制品、斑铜都是其代表。”把古老的技艺与现代时尚相融合,让文化遗产“活”起来,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群众生活日用品中,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难题找到新解。(云南日报记者 曾滨 文/图)

 

责任编辑: 字月璐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关注云南网微信
关注云南日报微信